父母灯塔 居家孩子父母陪伴营开营
发布:家校共育中心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7日 阅读次数:0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良药
孩子长期居家学习难以返校,是很多家长难以面对的问题,常常会让家长感到焦虑和无助。但同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重新建立信任和沟通,构建更有效合理的家庭沟通交往模式,让孩子与家长在选择时获得思考,在困境中获得成长。
为了帮助部分在成长中遇到困难的孩子早日顺利复学,家校共育中心与班主任、家长积极联系,经过前期多次调研,设计了从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特性出发的活动和课程,指导家庭建立涵容空间。首期,学校邀请到了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黄亚夫团队为家长带来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
基于团辅的保密、平等、尊重三大原则,也为了更好地为每个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方案,黄教授先请每位家长讲述了孩子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表现特征,通过点评引导家长理解找到那个让孩子情绪改变的“点”尤为重要。
交流中,我们也发现,家长们的关注点大多习惯性地放在过去。因此,黄教授以一根红白接力杆为例,告诫家长:如果以过去为关注点,那么现在就是结果,对于孩子的恢复和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只有以现在为关注点,让未来成为结果,才能为孩子的未来创造可能性。
接下来,黄教授以三个同心圆为例,分别代表孩子“现实我、投射我、理想我”,为家长们分析了孩子当前的状态,也让家长们认识到了青少年情绪状态的极端性。
“全盘肯定、局部否定、满满引导”是与这部分孩子沟通的关键词,这是黄教授给出的中肯建议。同时,黄教授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几个实操性的建议,比如“试卷红绿灯”,可以通过对试题的分类让孩子用更少的时间更快适应学习状态。又比如,在零花钱的管理上强调契约关系,家长要找到适当放宽和高金额消费监管之间的平衡点……
“基于全体学生立场,倡导全体家长在场,积极融通社会现场,创设美好育人磁场”,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家长陪伴营将持续以学生成长为主线,以促进父母思想和行为改变为初心,助力儿童的生命奔跑。
经过本次沙龙家长们也有很多感想,我们一起来看看。
黄教授今天的讲座给到我实质上的解决问题的帮助,主要是给到了一些实操的方法,希望孩子回到学校后能和老师们多沟通孩子的情况,家长和老师们一起配合孩子的节奏来度过适应期。
通过今天陪伴营的学习,我收获挺大的,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他想离开父母,想出国,这些想法和行为,其实都在告诉我们,他要独立,所以,今天以后,我们需要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另外,黄教授给到的方法,我们也想尝试,期待我们的改变能够让孩子受益。
今天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家长这个交流、沟通的机会,黄教授的引导和解答,让我受益匪浅,黄教授帮助各位家长查找目前孩子存在的问题,为孩子走出第一步做合理化建议,我会按黄教授给的建议尝试着逐步推进,也期待下一期的交流会。
部门:家校共育中心
文字:唐梓豪
一审:艾菲
二审:彭琳、冷勇
三审:陈彦
校对:白惠林
责任编辑:陈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