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新视界”大讲堂 “科学家进校园”系列讲座圆满落幕
发布:学生发展中心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1日 阅读次数:0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校师生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开展了2020年“科学家进校园”科普系列讲座活动。
2020年10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徐文耀教授莅临我校指导,给我校师生带来了《从流浪地球说起》科普讲座。
专家简介
徐文耀,研究方向: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工程专业。曾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任教,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做研究。曾在荷兰FOM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里的运动,计算并预测其空间运动轨迹,提出并论证了新型离子质量分析器,研制了新型真空紫外电离型离子源,还与荷兰学者一起设计了测定高空大气污染情况的质谱分析仪。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开发局项目主任、高技术发展局副总工程师,并派往新华社香港分社和中国科学院驻港机构工作十多年,参与了激光技术应用项目的研发。
徐文耀教授下午一点抵达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我校姚秀海副校长、曾文成副校长热情迎接,学校发展中心陈彦主任、学生发展中心陈炜主任、艾菲副主任陪同。
徐教授走进演播厅,掌声经久不息。
当徐教授问大家有没有读过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全场满是举起的手。徐教授用物理的方法和数学的语言,对我国科幻电影的扛鼎之作《流浪地球》进行科学演绎,对人类与地球和时空的关联进行了诗意言说。苏轼、屈原、李白的诗歌为科学的理性和精神带来了更多人文色彩,听讲座的孩子们深受熏陶。
我校同学就地球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向徐教授提问并展开对话,展现出对世界的好奇和解决问题的志气。
得到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的女孩,以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提问,她对小说的解读得到徐教授的表扬,徐教授也就《三体》问了她一个问题,女孩的答案与自信,为她赢得了徐教授赠送的中国科学院徽章。
“人道地球,守护地球”,这是徐教授的寄语,鼓励孩子们追求人文和科学。
收获满满,孩子们写下感言:
我校“新视界”大讲堂“科学家进校园”系列讲座圆满落幕,向诲人不倦为科普事业奉献的科学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好奇心的萌芽、理性思维的启发、科学精神的培养、想象力的发挥、中国航空航天梦的传承,这些还远远没有结束,仅是未来之路的开始。
部门:学生发展中心、初一年级
文字:许妍
图片:陈雅竹
学生感言提供:陶艳
审核:陈炜、艾菲、陈彦
责任编辑:陈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