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小学部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1日 阅读次数:0
每一个化石都是一个故事,
它是关于生命、死亡、时间和记忆。
10月19日下午,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王训练教授以“化石的故事”为主题,带领我校三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不同凡响的讲座。
王训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研究。现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以及《现代地质》《西北地质》《岩性油气藏》《地质与勘探》编委和《中国地质教育》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文集3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首都劳动奖章、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等。
打开化石的卷轴,里面讲述着古代生物的多样性,适应环境的方式,让我们了解生物的演化历程,地球的变迁,甚至是生命本身的奥秘。
化石的故事是生命的故事。王教授带着孩子们从一个微小的视角(三叶虫)进行观察,三叶虫是5亿年前的寒武纪的化石,这些微小的生物遗骸揭示了早期多细胞生物的出现和发展。而恐龙足迹的化石让我们得以窥见远古时代的生态系统,以及恐龙作为地球主宰的模样。
化石的故事是自然的故事。孩子们和王教授一起观察猛犸象和剑齿虎的化石,了解到更新世时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王教授告诉孩子们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化石的存在也使我们对地球的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
化石的故事是地球的故事。在王教授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看到亿万年前的生物在地质时间的尘埃中一点点沉淀下来。时间流逝,地质运动将这些岩层抬升,暴露在空气中。风化作用使得这些化石逐渐显现出来,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场奇妙的化石故事之旅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在知识的壮阔里惊喜连连。虽然我们无法亲眼见证这些事件的发生,但是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与过去的生命对话。王教授希望孩子们能够认真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未来的生活有更多地理解和期待。
部门:小学部、学生发展中心
文字:冯芝娅
图片:高梅梅
一审:班越
二审:陈炜、李明胜、李恬畅
三审:陈彦、彭琳、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