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小学部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阅读次数:0
童声共筑民族桥
童心同绘黔中韵
银铃扣响民族韵
“叮当,叮当,叮叮当当……”
伴随着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银铃声响,一群群身着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的孩子们,于4月30日下午1点欢呼着涌入学校操场,红黄蓝白黑紫……操场瞬间化作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村寨——这是贵阳市新世界学校二年级组全体师生筹备了近半年的“贵州民族大联欢”的活动现场。在“萌宝主持天团”的隆重介绍下,五年级4班的哥哥姐姐们作为特邀开场嘉宾,带着侗族传家宝而来,用一曲空灵的侗族大歌——《美好时光》拉开了这场联欢盛宴的帷幕。
(特邀开场嘉宾五年级4班)
童声琅琅诵山河
黄河奔,长江涌,万里山河入诗中。
200余名萌娃身穿民族服,齐诵《神州谣》。
“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稚嫩又铿锵的童声让课本里的文字仿若长出了血肉,手牵着手共铸团结奋发的民族之魂。
竹影翩翩跃春秋
“哒—哒—哒—”伴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声,几根翠竹在孩子们的手中开合。“谁敢来跳这支会咬脚的舞?”话音未落,各族萌娃们已跃跃欲试。脚步声渐渐化作整齐的节拍,民族花纹的裙裾在竹阵间翻飞,孩子们身上的银饰随着跳动叮当摇摆,在旁围观的老师、志愿者家长以及各年级学生们都被这热闹鲜活的气氛所感染,纷纷加入到欢快的竹竿舞中。
巧手共画传承鼓
竹音未散,鼓声又起。跳完欢快的竹竿舞,孩子们开启了“手作侗鼓”的美妙体验,只见他们认真拿着画笔,将自己的斑斓想象在纸鼓上细致描绘。鼓面上,一个个色彩鲜明的民族纹样在萌娃笔下绚烂生长,有的像神秘的漩涡纹,仿佛藏着古老民族的传说;有的像甜甜的彩虹糖,充满了童真与欢乐。
指尖流转百家味
五彩侗鼓在腰间旋转,灿烂的阳光洒入操场,长桌上开始绽放着"丝娃娃"的春色。薄如蝉翼的米皮裹住美味的蔬菜,再淋上酸香可口的汤汁,被送入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小嘴咀嚼品味,啧啧啧,这是属于贵州的味道。
“阿姨,你要吃一个吗?超美味!”
“老师,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丝娃娃!”
“我一口气吃了八个,实在是太香了!”
……
各族“小饕餮”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美食慨叹,腮帮子鼓鼓囊囊,眼神里闪闪发光。
篝火燃情映山河
丝娃娃的香气还在弥漫,骄阳下的“篝火”已开始“熊熊燃烧”。当《爱我中华》的歌声穿透操场,孩子们手牵手围成圈,随着节拍踏起欢快的舞步。“篝火”映照着银饰的光华,各民族服装化作流动的星河。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嘿—嘿—嘿嘿嘿!”
歌声朗朗,舞裙翩跹。在场的所有参与者们随音乐舞动,一起欢快地唱着跳着。“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在此刻具象化,化作了孩子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景。
活动前情回溯
【四个月前】
二年级组的老师们围绕学科融合和民族文化传承展开了一场激烈而富有创意的头脑风暴。我们深知,这次活动不能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联欢,更应是一次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促进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契机。所以——如何将各学科知识不着痕迹地融进活动中,同时还能兼顾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他们在快乐的行动中去真正获得知识,而非为了热闹和形式去设计花哨的环节,是我们此次年级活动筹办的初衷。
【三个月前】
精心设计的“家乡文化传承 贵州民族大联欢”寒假任务单下发到学生手中。
孩子们利用寒假时间充分了解所选民族的“衣食住行”特色文化,回校后在廊道展板上展出,共享学习成果。
【两个月前】
形体老师开始在各班课堂上教授苗舞动作并讲解民族篝火晚会的由来和基本舞姿;音乐老师开始教唱《爱我中华》;体育老师从打竹竿开始,分步骤教授竹竿舞的步伐精髓……
【一个月前】
美术老师从贵州民族纹样的图案和色彩讲解开始,逐步教授“侗鼓”的制作方法,从花纹设计到鼓身的拼接制作,孩子们无一不是亲手完成,只将最后一张鼓面的绘制留在了活动现场完结。
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非遗糖画匠人,老师傅不仅为250多个二年级孩子送来了精心准备的糖画作品,还为来往路过的师生现场制作“转转画”,引得初高中的大孩子们纷纷驻足停留,梦回孩童时代。
载着盈盈的收获,举着香甜的糖画,这场别有乐趣的“贵州民族大联欢活动”在欢笑和不舍中渐渐落下帷幕。但是我们相信,无数朵多彩贵州民族之花将会在孩子们心中常开不败。
“真正的文化传承,始于脚尖触碰大地的温度”,我们就是要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让学科知识和民族文化得以真实融合,在摸一摸银饰、跳一跳竹竿、尝一口酸汤的过程里,让“民族一家亲”不再是一句高大上的抽象话语,而是操场上手拉手转圈时感受到的体温,是分享丝娃娃时闻到的香气,是画完侗鼓后舍不得洗掉的五彩颜料……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记忆,会比任何说教都更长久地留在孩子们心里。就像苗家老话里说的:"种子要落在湿润的土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应该要落在孩子们真实的生活里。希望这天的银铃声、竹竿声、响彻校园的欢笑声,能成为他们未来认识家乡、热爱民族的第一块温暖土壤。
(纯手工缝制的传统服饰)
部门:小学部
文字:二(4)班王景谊妈妈(何轶)、陈律君
图片:二(1)班杨启沐爸爸 (杨帆)、二(3)班吴斯年妈妈(赵雪)、二年级各班家长志愿者
视频剪辑:二(3)班王梓言妈妈(张露弋)、刘芯蕊
一审:沈星、道蓉
二审:彭琳、冷勇
三审:陈彦
校对:白惠林
责任编辑:陈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