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小学部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6日 阅读次数:0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与实践”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数学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如何在“综合与实践”板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期我们再次邀请到教授级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教学名师——荀步章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探索“综合与实践”的奥秘。
本次培训,还有来自贵阳市白云区第十一中学、关岭县龙潭街道第一小学、关岭县实验小学、大方金塔英才学校的数学教师们。
01
版块一:研究课及教学研讨
第一环节由王钰祺老师、陈小琴老师、许侄老师以及项茜老师进行课例展示。王钰祺老师、陈小琴老师进行《算“24点”》课例展示。许侄老师带着孩子们共同探索《数字编码》,项茜老师与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我们认识的数》。四位老师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去创设各自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获。
02
版块二:教师分享
微研究分享分别由周星星老师和漆国燕老师汇报。周星星老师从符号意识的基本内涵、符号意识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汇报。
漆国燕老师的研究汇报,让我们对符号认识又有新的理解。漆国燕老师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对我们进行分享,他们认为符号化是数学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也是数学抽象能力的表现之一。
03
版块三:教学研讨
参会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对课例的看法和思考。新世界的老师们将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具体课例,同荀老师进行探讨交流。解决困惑的过程,真正让老师们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融合。
04
版块四:专家引领
在荀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专题讲座,我们深入了解“核心素养导向 教学为何和何为”。他把“进入数学世界的能力”、“数学世界现实化的能力”以及“数学世界的生存能力”分别对应“数学抽象”素养、“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素养和“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通过一系列的学科培训,相信老师们能通过专家引领、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点亮更多明灯。
文字:姜昌煜
图片:成双元、裴正茜
一审:曾敏、沈星
二审:彭琳、冷勇
三审:陈彦
校对:白惠林
责任编辑:陈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