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父母的“情绪负债”孩子来还?!如何破除家庭压

发布:家校共育中心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阅读次数:0

转自“外滩教育”

 看点    “不陪读母慈子孝,一陪读鸡飞狗跳”——亲子冲突在当代家庭中从不罕见。家长们的强烈情绪让孩子们倍感压力、焦虑不已,亲子关系也因此一落千丈。亲子冲突引发的家庭压力的代际传递如何破解?德国儿童教育专家妮可拉·施密特,在《非暴力管教》中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操方法。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享耳    编丨Travis


过去一年里,如果孩子不听话或者被认为做错事情,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有过以下类似行为:


     对孩子大吼大叫;


     自责或者咒骂孩子;


     骂孩子愚蠢、懒惰或说类似的话?


你并不“孤单”。一项针对近1000名孩子年龄在13-14岁的家长的研究显示:有45%的母亲和42%的父亲曾经在一年内用以上方式攻击过孩子。


正如很多家长向外滩君倾诉的那样:自己总因鸡毛蒜皮的事冲孩子发火,事后又万分懊恼,暗自发誓下次绝不这样,却屡次重现……


还有妈妈说:“我拥有两副面孔,平时岁月静好的模样,唯独面对孩子频频开启狂暴模式。”


 


不仅如此,家长圈一直流传着描述此种情境的金句,经久不衰:“不陪读母慈子孝,一陪读鸡飞狗跳。”


实际上,家长面对孩子的“情绪爆发”,是一直存在于家庭场景中的共性现象。但背后到底是什么缘由导致?如何改善亲子冲突的困境呢?


德国儿童教育专家、德国儿童保护协会顾问妮可拉·施密特女士,在其著作《非暴力管教》中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操方法。


 

压力“过载”

是情绪失控的始作俑者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仅仅关于吃,每天要做决定200个。而把一整天要做的各类事项统合起来,成年人每天平均要做约35000个决定


假设大多数人每天睡足7个小时恢复精神,那么每小时可以做出大约2000个决定,也就是说每2秒就要做出一个决定。


如果恰逢一系列事情扑面而来又亟待解决,人们瞬间就会感到压力山大。


这种情况被称为“决策疲劳”


决策会消耗人的意志力,一旦意志力存量告急,决策能力就会下降。此刻在持续性压力下,人们更倾向做出错误的决定,在家长视域中即表现为冲孩子发火。


其实,压力本身是对危险情况的健康反应。正常情况下,健康的压力反应状况是: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随后又能迅速回恢复。


如果压力持续存在,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人类情绪轮盘


在内卷常态化背景下,大多数家长都处于持续性压力中:2019年香港家庭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其中设有家庭压力指数,让家长在1-5分间评分,71.2%家长评分为3-5分即感到有家庭压力,而评分为4-5分即感到有很大压力的家长逾20%。


由此可见,或许家长情绪失控不在于孩子的行为,而只是因为大脑累了,但眼下还有工作、家务要做,因此压力超负荷,大脑进入“宕机”状态。


妮可拉·施密特结合自己的养育经验,聚焦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汇总出“压力超负荷”的念头以供家长自查自纠:


“我感觉无法思考。”


“这孩子是不可能被教育好了。”


“日子该怎么继续下去啊!”


“你现在别这么做!”


“事情只能如此,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类似念头,如果持续在脑海中萦绕,家长就要意识到:“持续性压力”的魔咒很可能已波及到你。值得庆幸的一点,意识到问题的端倪,也是解决持续性压力的先决优势。


 


 

家长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

平静也会传染


置身持续性压力下,虽然家长也是“受害者”,但家长一定要杜绝做压力的传递者。


“当我们允许自己长期处于压力之中时,就像给自己的大脑打上了烙印一样,会给孩子小小的脑袋带来同样的影响。”妮可拉·施密特强调。


焦虑的家长难以育儿。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家长身处持续性压力中,教育孩子会变得非常困难,活跃的“杏仁核”阻断了重要的教育能力:同情心、耐心、专注力和忍耐力。


与此同时,如果家长对持续性压力处理不当,极其容易在亲子间导致压力代际传递,具体表现为压力幻化成各种负面情绪和行为:指责、发火、喊叫,最终传染并投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低下。


长此以往,如德国居特斯洛LWL医院治疗师托马斯·克伦穆勒所言:“家长会觉得,他们是不称职的家长,孩子会认为,他们是糟糕透顶的的孩子——这种想法甚至世代相传”。


有研究表明,从容镇静的家长抚养的孩子,通常更少发火,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较少出现冲突。


 


所以,当下次想要指责孩子时,不妨听取妮可拉·施密特的建议用以下三个“极简”规则替代:


 规则1:保持冷静 


生气没有分毫益处,家长生气时关注的视野变窄、思维宕机,所做决定也有失偏颇。而孩子将无意识接过负面情绪的“接力棒”,导致整个家庭氛围剑拔弩张。


 规则2:保持沟通 


丹麦家庭治疗师杰斯珀·尤尔曾说:“孩子是有能力的,只是没有经验”。家长要看见并肯定孩子的能力,以及教授相关经验,这一切都需要以沟通为基底。


 规则3:为孩子提供解决方案 


孩子显性行为问题的解决方式中,惩罚是错误选项。因此,家长不妨在完成自我情绪迭代后,再为孩子提供更优的方案。偶尔的“宕机”也不必苛刻自己,毕竟教育从来不能“一步到位。”


 


 

课题分离

“哪些是家长的事,哪些是孩子的事”


“我们不能妄想,对孩子的期待可以不言自明;我们必须向他解释,怎样的行为方式是对的。”妮可拉·施密特呼吁道。


确实如此,仅凭奖赏、奖励或惩罚等外在评价系统表现优秀的孩子,并没有真正学会规则,只是学会了如何应对规则。所以,家长“宏观的大手”啥时候松、啥时候紧真是门学问。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理论,对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许多棘手的亲子矛盾用它来解读,豁然开朗。


所谓课题分离,区分什么是对方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换句话说,就是明确各自的边界。


在亲子关系的语境中,这一理论同样适配:家长只负责把自己的课题做好,孩子也只负责把自己课题做好,互不干涉。


以影响到孩子的家庭决定为例,孩子的课题是可以提意见和想法,而家长的课题是,即使孩子不能做主要决定,也不能独立做决定,但应该始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这样做的益处是,将家长和孩子从“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子关系中解脱出来,让家长不再忧心孩子的课题。


 


当然,由于孩子缺乏某些具体情景的应对经验,因此需要家长独自决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标准:所有与健康和安全有关的事情,最终都必须由具有足够经验和判断力的人来决定,比如在车上系好安全带、家庭基本饮食方式等。


关于家长的课题,妮可拉·施密特见地颇深,还提供了很多实用建议:


  • 当“不”不在选择范围内,就不要问。


  • 多和孩子谈感受和想法。


  • 把握好度,不要过多关怀和辅导。


  • 营造一个说“是”的环境,而不是一直说“不”


  • 用“你需要什么”代替“停止”。


 

游戏是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


在一项针对6-12岁孩子的问卷中,调查他们对生活和父母的满意度:大约90%的孩子回答,他们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当被问到最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什么时,排在第一位的是“想有更多时间与父母在一起。”除了陪伴时长外,更高质量的陪伴,或许更为关键。


某种程度上说,想要达到良好亲子关系的终点站,游戏绝对是绕不开的最佳选项之一。


 


妮可拉·施密特在书中介绍了一个“情绪红路灯”的觉察游戏:


待在绿色区域里:与孩子保持沟通,试图去理解他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此时,父母不急于发火,先观察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要吓坏孩子,因为在恐惧中,他们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


处在红色区域中:表示完全失控,也失去了和孩子的沟通。这种情况下,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或在做什么,只会让孩子觉得被威胁并感到惊讶和恐惧。这种情形下,和孩子之间没有沟通,只有控制。


在这两个区域之间是“黄色区域”:说明人已经有些烦躁了,但还在可控范围内,依然可以用沟通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按下暂停键。


每天用10秒钟问自己:“我是在绿色、黄色还是红色区域?”稍加练习,对于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觉察,渐渐就从后知后觉走向先知先觉。


 


不止如此,顺着游戏的思路,“情绪红路灯”还可以演绎成化解亲子冲突的互动游戏。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名为“快去逃命”的游戏,就是很好的亲子互动范本。


什么是快去逃命呢?就是在家长要发火时,先向孩子预告一波:“我实在是太生气了,你快点逃,不然妈妈要冲你发脾气了!”孩子接收到讯号,肯定一溜烟逃离现场,也许还会时不时偷偷摸摸地瞅瞅,看妈妈气消了没。


当意识到自己快要深陷“红色区域”时,先安排宝贝逃离,自己闭眼深呼吸,慢慢消解负面情绪,等自己进入“绿色区域”后,再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这样做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办法。


如果意识不到该怎么办?不如邀请一个“外援”,请其他家人做监督,随时提醒正在“红色区域”边缘试探的你。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著作《游戏力》中曾说:与其担心焦虑,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和孩子玩耍。即使自己做错了什么,和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一场,问题也就没有了。


在进退两难的僵局和冲突时,永远记住:游戏有神奇的魔力。


 


电话(传真):0851-84759202

邮箱:gyyznew@163.com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西路107号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0349


学校微信公众号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西路107号 | Copyright © 2019 贵阳市新世界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2003445号-1    网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