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中心学生“品格教育”之行

发布:国际部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4日   阅读次数:0

国际教育中心学生“品格教育”之行

----观影《夺冠》

 

一种精神

两次传承

三代传奇

 

“祖国至上 团结协作 顽强拼搏 永不言败”;“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为了传承和弘扬“女排精神”,加强学生的意志教育和爱国情怀,2020年10月23日,  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国际教育中心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品格教育”之行---剑桥A Level课程PA、AS班学生观看电影《夺冠》。随行陪同的老师们有:周露副校长,王元庆老师、王魏梦瑾老师、刘承艳老师、姚登明老师、Andrew老师、岳春光老师。        

         

这是一部2小时15分钟的影片,但又不仅是一部影片,贯穿了爱国情怀和拼搏精神,带给了孩子们什么呢,又感悟了什么呢?

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使命

“这部电影带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精神’。它从以前的1981年改革开放时期开始诉说,第一次中国在奥运会赢得了排球总冠军,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彻底的站了起来,中国彻底的面向了全世界,而在训练中的女排们刻苦,勇敢,并且身上的那种女排精神,那种为了祖国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获胜的那一刻全中国都在为她们欢呼,全中国人民都跑出来为她们敲锣打鼓。”

AS班 熊若男 

 

 

在我看来如今的女排精神已经超越了体育范畴,它表现了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在观看完《夺冠》以后,我也学会了坚持,明白了无论输赢都竭尽全力,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一分一分的先追赶再超越。这不仅是实力的展现,更是对对手的尊重。我作为一名学生,我可能会被琐碎的事情烦扰,会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不适应,甚至逃避,更甚至在厌倦期产生时想要放弃。所以我应该学习女排的顽强精神,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积少成多,脚踏实地将每一步走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下去,扎实干好每一件事情,才能迎接胜利的曙光。
                                                       AS班 白勤胤

 

80年代的他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肩负着中国走向世界的使命,肩负着国家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念。当下的我们,使命又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学生的使命是学习,学习是基石,基石打牢,才能胸怀祖国,兼济天下。

 

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日日练、夜夜练,受伤练,生病练,绝望时练,激情时练,过年时练、放假时练、在冲突和矛盾中练,在团结和互助中练。这就是中国女排的日常缩影。

 

 

中国女排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正是这日复一日的训练,才有了后来的五连冠、十度成为世界冠军的成绩。正如剧中台词“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才能在球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特别的狠心,往往藏着特别的爱

剧中袁伟民教练对女排的姑娘们苛刻严厉冷血到极点,用现在孩子们的话来说,就是缺乏人性,错了就要以数倍训练量惩罚,大年三十的晚上在训练场上练到大年初一,可当训练结束,到食堂吃饭时,看见了爸爸妈妈们包好饺子,等着他们。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不就是我们老师的形象吗,不做和事佬、不扮假慈悲、不去和稀泥,对孩子们严要求,用自己的阅历和体验,带领孩子们迎接一次次挑战,接受考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四、内心的觉醒,永远是成功的第一步

电影中,郎平再次挂帅女排后,问女排姑娘们:“你为什么要打球?”女排姑娘们久久没回答,因为他们不知道。最后,他们用他们的行动和成就回答了这一问题。

就好像今天,您问孩子:“你为什么学习?”“满足父母的期待?北大清华?为了颜如玉、千钟粟、黄金屋”。

学习唯一且重要的信仰,就是为了在一路奋战中,看清我们自己,拥抱我们自己,不负我们自己,点燃我们自己,选择我们自己,热爱我们自己。

五、做自己,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剧中,郎平问朱婷:“为什么打球?”

朱婷:“为了我爸妈。”

郎平:“不对,接着想。”

朱婷:“为了成为你,满意了吧!”

郎平却对她说:“你不必成为我,你要成为你自己”

 

孩子们,你可以有偶像,请深藏内心,学着接受自己、理解自己,并锤炼自己,最终成为自己。

 

 

同学们,阳光明媚的十月,不似酷暑、不似严寒,一切正好,温暖如你我,国际教育中心第一次“品格教育”之行圆满结束。望你们将今日所感牢记心中,待你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将是你们此时最好的爱国!

 

 

  

 

部门:国际教育中心

文字:刘承艳 国际教育中心学生

图片:刘承艳 网络